第一百零八章:宴会-《我是刘病已》


    第(3/3)页

    说到这里,刘询就不得不佩服刘尊的繁殖能力了,刘尊的到现在为止年龄不过三十一岁,就生出了四个儿子八个女儿。

    刘询记得,史书上记载刘尊死后,遗命要将赵国全部分封给自己二十个儿子,还营造了浩大的地下幽会所用的宫殿,并且陪葬了大批的妾室,刘尊的好色可见一般。

    只是,用后世的话说是身体日渐消瘦,刘尊的品性和好色决定了,他不可能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甚至不稍加节制,恐怕刘尊会延续在史书上的命运,在登上赵王位的六年后,小命儿呜呼哀哉。

    刘询看了看,跪拜在地上的堂侄刘尊,俯下身去将其扶起说道:“赵王,刚刚继承王位,便赶往长安,出席朝会,其忠心,朕看在眼里!!!”

    听到天子的赞许,刘尊立马拜道:“臣,誓死效忠陛下,替陛下捍卫大汉江山!!!”

    刘询假装赞许的点了点头,继续前进,坐到了上官太后的身旁,见天子已经到来,上官太后朝身边的侍女摆了摆手,左右立刻下去布置,不一会儿,鼓乐齐鸣,家宴,正式开始。

    在赵国歌姬歌舞中,所有人开怀畅饮,这时,上官太后问道:“皇帝,这是你登基以来,第一次朝会,感觉如何??”

    听到上官太后的询问,刘询早有腹稿微笑着回答道:“全赖先帝遗徳,四海升平,黎庶安居乐业,士农工商各居其位!!”

    “陛下,今年各郡上计吏都已经到了长安了吗?”  许平君突然开口问道。

    刘彻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心里明白,看样子,上官太后和许平君大抵谈妥了某件事情,这是在探他的口风!

    放下心中那点小小的不愉快,刘彻露出一个笑脸,答道:“回禀皇祖母,天下郡国上计吏,皆以送递郡国上计账薄,朕命令卫尉和中尉已经将所有账薄都看管了起来,尚书台和侍中,同丞相府此刻已经开始了清点!”

    “哀家听说第一个送递上计薄的是陇右郡?”上官太后接着问道。

    然后她就感慨了一声继续道:“哀家好像听人说过,这位陇右郡郡守颇有政绩,百姓爱戴啊!”

    刘询抬头看了看许平君,再看了看上官太后,然后呵呵一笑,不以为意的道:“既然此人名声连皇祖母都有所耳闻,想必应当是个能臣罢,朕觉得,这样的人才不该放在地方蹉跎,当调入朝中辅佐朕……”

    刘询想了想,道“光禄大夫一职自张广致仕后,已空缺数年,以孙臣的意见,是不是可以将此人调入朝中担任光禄大夫?”

    上官氏和许氏外戚做了利益交换这是肯定的。

    将一个自己人放到朝中,这也无可厚非。

    汉室历代以来,除了已故的太皇太后薄氏外,东宫基本上都或多或少会干预朝廷的人事安排。

    上官太后虽然耳根子软。但却不是笨蛋。

    刘询这么久以来,私底下的一些小把戏,要说东宫一点风声没听到,那是骗鬼!

    当然,投桃报李,上官家的一些小动作,刘彻看到了也装瞎子。

    但是,那是建立在上官氏外戚不会伤害刘氏天下的这个基础上。

    不然,别说是舅祖父跟表舅们了,就是霍光,刘询逼急了也能跟他翻脸。

    刘氏天子又不是没宰过外戚!    陇右郡的事情,刘询心里跟镜子一样敞亮。

    上官氏门风很好,但那仅限上官家核心的那几个人,  剩下的嘛,就呵呵了。

    只能说,这帮家伙好好的在长安城斗鸡走狗,别出去欺男霸女,落到廷尉手里,还要刘询腆着脸去下令释放,就已经是对国家和社会的最大贡献了。

    至于那位陇右郡郡守,刘询有所耳闻。

    根据御史大夫调查的结果,此人姓陈名乐,当年曾经在上官粲门下当过一段时间的书吏,颇得上官粲欣赏,其后得上官粲举荐,出仕清河郡,一路从县令做到了如今的郡尉,也算的上一个典型的举荐官员的代表人物了。

    但是,跟大多数老式官吏一样,这个陈乐,只知道拍上官家马屁,在陇右郡纵容上官氏子弟为非作歹,搞的全郡上下鸡犬不宁。

    所以,不如找一个清贵的位置,将其养起来,还能讨上官太后开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