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宴会-《我是刘病已》
第(2/3)页
但在汉室,以孝道治天下,按照辈分刘胥是刘询的叔祖,在大汉宗室中,能在辈分上可以与之抗衡的只有太后上官氏。
别说刘胥只是受他母亲赵姬连累了,便是他自己犯罪,被廷尉抓住,送到刘询面前,以现行的普世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刘询都不能动他分毫,甚至还要悲天悯人的说朕不忍致法于王。
更别提广陵王本身就是一个贬低性的封号。
做孙侄的假如连个昌邑王都不愿意给自己的叔祖,那天下人看了,还不哗然?然而,正因为这样,刘询才恼火!这让他感觉被人要挟了一样!皇权从来都不会在任何政治要挟面前让步。
因为一旦让步,就是皇权崩塌的起点。
“仔细去查查,都是些什么人在鼓噪和挑拨!”刘询对黄歇吩咐一声。
黄歇的中常侍是干什么的?就是干这个的!对刘询来说,刘胥现在封不封王,封到哪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些在幕后耍手段,做手脚的家伙们必须得到严惩!这关乎天子威仪!倘若这些人不被处理掉,那以后谁还会对皇权敬畏?
当然,刘胥想当昌邑王?那是不可能的!自古长安与梁国一体,昌邑国就是梁国更名后的诸侯国,在汉室,有着无以伦比的重要地位,是防御东方最后的屏障,更是如此。前代昌邑王刘贺虽然脑子比较笨,而且还被贬为海昏侯,发配到海南岛,但终究算的上政治的牺牲品。
虽然刘贺暂时无后,手下大臣也基本被霍光清算,但是,奈何刘贺有个好爹和好爷爷,孝武皇帝刘彻就不必说了,昌邑哀王刘髆还是很得士大夫阶级的欢心的,甚至是刘询祖父刘据的竞争者,日后还是要给其复国的。
但广陵王跟东宫的关系,可并不疏远,假如刘询没记错的话,在史书上,最后刘胥因为诋毁汉宣帝自杀,但是封国未废黜,上官太后是使了力气的。
想明白这些,刘询就将那帛书塞到自己怀中。
车驾一路前行,不多时就抵达了永寿殿。此刻,永寿殿中人数也不少。上官,霍,许,史,张等外戚虽然直系子嗣都比较少,但旁支多啊!上官安像就属于上官氏旁支子弟出身,要不然早让霍光斩杀干净了。
再加上广陵王带来的子嗣妻妾以及刘尊等宗室诸侯王兄弟,还有孝武皇帝和先帝的公主们。
永寿殿中也坐了个满满当当,当然,与宣室殿的宴飨规模是没法比的。
永寿殿中加起来,大概只有三四百人。上官太后很喜欢这样的热闹场面,似乎也挺享受这样的气氛。
倒是新晋的皇后许平君有些不太适应,她还以为,今年跟去年一样,她可以在这家宴上随便玩闹。
但是,现实告诉她皇后陛下,请注意影响啊,身边的宦官侍女们尽职尽责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费劲了无数心思,才让许平君坐在自己位置上,像模像样的没有出错,但这就已经是极限了。
好在,片刻之后,殿外传来了脚步声,然后就是殿门口的武士们整排整排的单膝下跪。
“陛下驾临!”在赞礼官的唱诺声中,刘询龙行虎步,走进永寿殿。
诸外戚宗室皇子公主等自然纷纷起身,伏在殿中两侧,在人群中,刘询甚至看到了刘胥恭恭敬敬的跪在一侧,这让刘询顿时生出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这样的场景,曾几何时,他也曾经经历过,不过,当时。跪着的是他,而端坐于云端之上的却是刘贺。但刘询也仅仅只是感怀了片刻,刘贺已经被废,如今于他而言,不过蝼蚁罢了。
就是刘胥,也不过是个稍微大一点昆虫,要不是害怕民间舆论哗然,刘询才懒得去管他们的死活,随便找个犄角疙瘩的地方安置他们就好了。
将视线从广陵王刘胥身上抽离,刘询对着殿中上首皇太后老老实实的跪下来,拜道:“皇帝给皇祖母请安,恭祝、皇祖母千秋万岁!”
上官氏见到刘询,脸上就变得温柔了起来,对于刘询,上官氏是真的当成了自己子孙来看待的。
“皇帝来了,快起来罢!”上官太后一如往常一般笑着道。
看得出来,上官太后今天心情很不错。刘询将视线看向在窦太后下首的赵王刘尊,前些时候,刘尊派人回去邯郸,将他的老婆儿子都接到长安来了,一同看样子,是打算在长安再待些时候,等到大朝会后在离去。
但是,刘询只能让他在这样继续赖下去了,但也会在大朝会结束后返回邯郸,身为诸侯王,哪有长期滞留京师不归的道理?
而且赵王时时刻刻留在窦太后身边,刘询怎么想都觉得不怎么稳妥。赵王加广陵王,在某些时候是可能变成核弹一样的恐怖存在!
只是,想把刘尊赶回邯郸,这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刘询也不好出面,甚至,刘武假如请求就国,他都还得做做样子,挽留一二。这就是政治的龌龊!看到刘询看向自己,刘尊连忙带着自己的妻妾儿女们走上前来,拜道“臣尊拜见
陛下!”然后就给刘询介绍起了他的王后与儿女们。
不得不说,刘氏的繁殖能力还是很强的。仅仅刘尊就有四子三女。长子刘高,年纪比刘询小两岁,今年恰好十六,发育的也很好,在同龄人中算的上是佼佼者了。
但可惜,刘询总感觉这个堂弟似乎有些问题,过于胆小了些,连跟刘询说话都是磕磕绊绊的。
这让刘询想起了他的朋友张彭祖,似乎两人都有着相同的问题,至于次子刘续,现在才十一岁,头上还扎着总角辫,看着还算乖巧,三子刘彭离和四子刘和,就分别只有六岁和三岁,看不出什么东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