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待徐仲华的出使队伍浩浩荡荡抵达草原时,已是半月之后。草原上风沙依旧,却多了几分紧张与期待交织的气息。徐仲华大人的营帐扎在草原中央,金顶大帐,气势不凡,周围精兵护卫,彰显金陵新民朝廷的威严。 索尼与遏必隆前来拜见,徐仲华亲自出帐相迎,拱手笑道:“二位将军,久仰久仰,今日得见,实乃幸事。我此番前来,带着金陵新民朝廷的诚意,愿与二位共商大业。” 索尼微微抱拳,目光打量着徐仲华,回道:“徐大人,客套话咱就不多说了,听闻金陵有诸多安排,我等愿闻其详。” 入帐坐定,徐仲华将朝廷的条件一一详述,言辞恳切,目光真诚。索尼与遏必隆不时对视一眼,心中暗自权衡。 这时,徐仲华话锋一转:“二位将军,为表诚意,明日我还准备了一场新式火器展示会,让二位瞧瞧我金陵的军威。” 这也是新民帝周进的意思,恩威并济,方能让人心归附。 第二日,草原上一片开阔之地,人头攒动。 新北兵工厂、开封兵工厂的能工巧匠们早已将各类火器陈列整齐,大小火炮如钢铁巨兽,黑黝黝的炮口指向天空,透着森冷威严;燧发枪一排排摆放有序,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光。 随着徐仲华一声令下,火器展示正式开始。先登场的是火炮,炮手们动作娴熟,装填弹药、点火发射,一气呵成。轰鸣声震得大地颤抖,炮弹呼啸着飞向远方,在草原尽头炸起漫天烟尘,仿若雷神下凡,威力惊人。围观的草原牧民与两黄旗将士们不禁惊呼出声,面露震撼之色。 紧接着,便是众人瞩目的燧发枪演示。一名燧发枪手大步走到场中,身姿挺拔,眼神冷峻。 对面,女真骑兵早已列阵,接到冲锋指令后,马蹄声如雷,向着枪手疾驰而来。九百步,在骑兵的高速冲锋下,转瞬即至。可那燧发枪手却仿若置身事外,从容不迫,抬手、瞄准、射击,动作流畅自然。当骑兵从九百步外冲锋至身前这段时间内,他稳稳地向着半空中连放四枪,枪声响彻草原,硝烟弥漫。 索尼与遏必隆站在一旁,亲眼目睹这一幕,饶是他们半生厮杀,见过无数血腥场面,此刻也禁不住脸色微变。 他们心中清楚,这般火器威力,若是用于战场,两黄旗那些引以为傲的骑射战术,在其面前恐怕不堪一击。往昔凭借快马弯刀、冲锋陷阵就能纵横沙场的日子,怕是一去不复返了。 演示结束,众人回到营帐,气氛凝重却又暗流涌动。索尼率先打破沉默:“徐大人,金陵这火器……确实厉害,我两黄旗若投诚,日后装备又当如何?” 徐仲华微微一笑,早有准备:“二位将军放心,只要诚心归顺,朝廷定会优先为两黄旗换装新式火器,让将士们战力更上一层楼。” 遏必隆皱眉沉思片刻,又问:“那我等将士安置、粮草供应,可有详细章程?” 徐仲华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递过去:“都在这上头,朝廷思虑周全,不仅保障粮草充足,将士们还可依据军功分配土地、财物,让大家安居乐业。” 二人仔细翻阅文书,越看越动心。良久,索尼长叹一声:“罢了,徐大人,看来金陵确有诚意,我与遏必隆愿率两黄旗归降,共佐新民帝。” 徐仲华闻言,心中大喜,却仍沉稳拱手:“二位将军高瞻远瞩,实乃明智之举,新民朝廷定不负二位所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