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永昌侯蓝玉被皇帝处死后,蓝英也没有再回到锦衣卫,而是继续留在府军左卫担任指挥同知。 蓝英听此,说道:“咱愿一直留在大人手下,为大人分忧解难。” 陆远拍拍蓝英肩膀,说道:“兵部调令,府军左卫调至北门进行换防,你领兵去吧!” 蓝英拱手道:“遵命!” 蓝英放下手,又问了一嘴儿:“北门不是有金吾卫吗?” 陆远看向蓝英笑笑,说道:“兵部的事,咱可不管嘞,照做就是了!” “大人说的是!” 这几日,陆远为皇帝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 太子顾标至今还未回朝,朝廷上下多有猜忌。 这会儿,可是关键时刻! 某日,陆远在城门楼子巡防,电话突然响起。 陆远拿出手机,看着那串多年未曾显示的数字,既熟悉又陌生。 陆远按下绿色按钮键,接通了电话。 电话那端传来:“陆兄,您在哪里?我在泰宁城郊外了,咋不出来迎迎我呢?” 陆远无奈地笑了笑,回应道:“你这家伙,从倭国回来啦!这是凯旋啊!” “嗯,可不是吗?有人在那还不是手拿把掐啊,正好途经泰宁城。”顾高煦手捧着电话,我看说道。 “可惜呀,这两年我不在泰宁城,我来到了皇城。”陆远站在城墙头上,用手捏着城墙上的一块青砖。 “哟!陆兄,可以啊,都混到皇城了。”顾高煦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惊讶。 “陆兄,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顾高煦信誓旦旦地说道。 “好啊,咱在皇城刚好缺一个喝酒吹牛的人。” “行,陆兄,回头见!”顾高煦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顾高煦将电话放在马车上,一只脚缠着绷带,担在高处。 马车外,一名骑着马的士兵问道:“将军,我们还进泰宁城吗?” “进什么进,直接回燕都!”顾高煦嚷道。 “好的,将军。” 神凌帝国大军踏平倭国的消息很快传入了皇都。 令文武百官感到奇怪的是,皇上似乎并没有为此而感到过多的高兴,或者说是大张旗鼓地举行庆祝活动。 皇帝下旨,命参加征战倭国的各路将军回到皇都述职。 借此机会,皇帝也会大加封赏。 这几年为踏平倭国,神凌帝国陆陆续续派出了几十万大军。 几十万大军当中,战绩最为卓越的便是顾高煦所率领的燕山右卫。 燕山右卫有着先进的火器加持,对倭国士兵造成了大量的杀伤。 甚至可以说是打了一场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先进战争。 尤其是顾高煦,不知从哪里弄了几把可以连发的火器。 几个人负责给他装填子弹,他只负责开枪。 敌方百十号人都不得近其身。 倭国不只有士兵,也有数量庞大、道行高深的行子们。 这个时候就需要神凌帝国的天朝宫和乐神观的道长们,来解决这些行子们了。 这一场国战打了三年,损兵折将暂且不论。 就是天朝宫和乐神观的道长们,也是十不存三呀。 其中伤亡最低的,还就属于顾高煦所率领的燕山右卫。 顾棣麾下的燕山三卫,如此作战勇猛的军队,也是引起了皇帝的警惕。 好在燕山卫是皇帝四儿子麾下。 倒不是什么外姓人家的军队。 顾高煦凭借着在国战中的出色作战指挥和军事战绩,回到燕都后受到了父亲顾棣的高度赞扬。 顾高煦回到燕都后的这几天里,可把他给忙坏了。 顾高煦拜见过自家老爷子后,便泡在了燕都开设的工厂里。 即便是大哥、三弟邀请自己出去吃酒,顾高煦也都拒绝了。 借助着灵石灯的灯光,顾高煦扭着脖子歪着头,看着账簿上数字,嘴里念叨着: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 顾高煦右手手指摁在帐簿上,一个一个数字的数着,心中无比的激动。 没想到这三年,工厂盈利并积攒下了数百万两银子。 管理工厂财务的人,是顾高煦的心腹。 就连顾高煦亲爹也不知道工厂到底挣了多少钱,只知道挣了很多。 顾高煦手里拿着账簿,将在一旁伺候自己的下人驱赶了出去。 顾高煦拿起电话,便拨给了陆远。 “这大晚上的,谁打电话来了呀?” 此时的陆远正忙着呢,被这电话铃声打扰到了。 陆远一边摆动着身子,一边伸手去抓炕头柜子上的电话。 赵巧儿正撅着大腚驴叫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