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小倩很受感动,这赵府里的人就是小倩的娘家人。 苏昌良的迎亲队伍快到赵府门口的时候,赵府的下人点燃了好几盘鞭炮,劈里啪啦地响着。 陆远还专门制作了六门礼花炮呢,每门六发礼花弹,由六名亲信负责开炮! 礼花弹打入天空中,炸裂开了,即使是在白天,也能清晰可见那五彩斑斓的烟火花儿滑落天际。 老百姓熙熙攘攘,拥簇在一起,孩童们在大人腿间挤来挤去的,探着圆圆脑袋,瞧着热闹的场面。 “咱泰宁城的赵府就是大户啊,这场面布置的,这打上天的烟火真是绚烂。” “是啊,多少年没见过这种场面了。” “瞧,新郎来了,是咱新上任的知县老爷。” “怪不得呢,不知是赵府谁要嫁人啊?” “听说是远房亲戚呢,搬泰宁城来了。” 苏昌良骑着大马,来到赵府门口,见着府门迎亲的人,立刻翻身下马,拱着手喊着:“姐夫、姐、宋姨。” 三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恭喜新郎官儿!里面请啊!” 在众人簇拥下,还有些许局促的苏昌良被推进了赵府府门。 苏昌良后面还跟着数人抬着几个大箱子,放在了赵府前院里。 知道赵府不差这些东西,该有的礼节是不能废的,都是苏昌良自己花钱置办的,图个吉利。 赵巧儿见迎亲队伍来了,迎了上来:“哟,好俊俏的新郎官啊,咱小倩就是有福呢。” 苏昌良腼腆笑着说道:“赵姨,谬赞了。” “来来来,老管家,你杵在那里干啥,快来迎新姑爷啊!”赵巧儿指点着老管家,平时挺机灵的,怎么今日迟缓了些。 忙晕头的老管家乐呵呵地在前面引着路,三步一回头。 “新妇子!”苏昌良敲着小倩所在的房门,多次叩门呼喊后,才有丫鬟开门。 这叫催妆,给苏昌良设置的阻碍,告诉苏昌良是不能轻易娶到小倩的,娶回家后要待她好。 苏昌良进入小倩房间,牵起红丝带,小倩披着红盖头,左右两名丫鬟搀扶着,出了房门。 还没走出府门,就有赵巧儿安排的专人拦住了苏昌良的去路,讨要彩头。 苏昌良分了银两,扶着小倩上花轿,走了没几步,有人拦花桥,这叫障车。 苏昌良命令下人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酥糖,扔撒在路的两侧,但求能过得去。 迎亲这一天,来瞧热闹的老百姓多得超乎苏昌良的想象,准备了四大兜儿酥糖都撒完了,娶亲的队伍都还没走到街头呢。 还有好多老百姓一块喜糖都没有抢到呢。 好在,赵巧儿提前安排了下人在府中准备了不少酥糖,命下人又从赵府拿出不少酥糖交给了苏昌良的人,缓解了苏昌良尴尬的处境,这才慢悠悠地出了街头。 跟在队伍后面的苏璃烟忍不住笑着说道:“俺弟娶个媳妇儿真不容易啊。” 赵巧儿说道:“那可不,还能轻易娶走了不成,昌良可要好好待人家呢。” 众人跟随队伍来到苏昌良的府邸,门匾上写着苏府。 苏昌良和小倩相携进入厅堂,金童玉女在两人身后撒着花瓣儿。 小倩在苏昌良的搀扶下先后跨过火盆、马鞍、米袋,寓意着变祸为福、平平安安、丰衣足食。 并由新郎苏昌良射三箭,箭箭中靶心,引得满堂喝彩。这叫三箭定乾坤,以此表示苏昌良对这份婚姻的肯定。 苏昌良爹娘坐于厅堂之上,在众人见证下,两位新人完成了三叩首仪式,由新郎苏昌良扶着小倩入了洞房。 金童玉女花瓣撒得更起劲了,众人高喊:“新郎、新娘入洞房了!”(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