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少店铺还关着门没开业呢,一片萧条的场景。 为数不多的路人低头不语,走路也很急匆匆。 秋风拂过脸颊,更显得荒凉。 苏璃烟不解地问着陆远:“哥,这东昌城不是大城市吗?怎会这般萧条?都没有泰宁城繁华呢。” 陆远回应着:“不应该啊,我找个人问问吧。” 这东昌城用现代的等级可以划分为地级市。 陆远拉住一个急匆匆的赶路人说道:“大叔,这东昌城原来不是这个样子啊,现如今怎么这般了?” 这位大叔,扫视着陆远和苏璃烟两人,见对方年纪轻轻,放下了戒心。 大叔说道:“小伙子,你们是外地的吧,这前些日子,知府被行子嚼碎了,可吓人呢。哎,不说了,我还要去买点官盐,现在谁没事还出门啊。” 陆远看着大叔远去的背影,心里暗骂一句:“你这老皇帝,给咱这是个什么苦差事啊,哪有四品知府被行子吃了的。” 该不会特意给陆远我挖了这个青萝卜坑吧。 先有萝卜还是现有坑,陆远也说不明白,总觉得事出蹊跷必有妖。 陆远只好带着媳妇儿往城中走去。 这朝廷办事的府邸一般都是县城中心位置,往里走准没错。 陆远的亲信们看着街上没有几人,自然而然的就跟陆远再次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陆远走到府衙门口,见府门大开,两个看门的无精打采地倚靠在府衙门外左右柱子拉着呱。 完全就没把陆远和苏璃烟两人放在眼里,直接把他俩当成了空气。 陆远朝里瞧着,十数名身着朝廷服饰的官员分排坐在大堂两侧。 看着服饰都是些五、六、七、八品的官员,应该就是同知、通判、推官、经历、知事等人。 这些官职又分左右,比如左同知、右同知。 “嘿,这些大小官员凑在一起,倒是齐全。”陆远心里想着。 虽然陆远在泰宁城的时候,不顾政事,都是丢给了自己的小舅子。 但这次上任东昌城知府,陆远还是做了一些功课的。 起码也要知道这府衙是怎么运行的吧。 自己要是纯小白,还不被这些老油条玩死啊。 在陆远眼里,这些同知、通判、推官之类的官职说白了就是给知府打下手的。 毕竟知府所管辖的是几州几县,仅靠一人之力是忙不过来的。 知府执掌一府的政令,总领着各所属县城,凡是朝廷政令、治理百姓、考核下属官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是知府的职责。 当然也有一定的职权在内,比如荐举或外放下属官员,选任、升迁道员、盐运使等。 要是没点实权在手里,只会安排下属干活,谁还会把知府放在眼里啊。 就好比某领导,他对你的薪酬又说不上话,还每天指使你干这干那的,心里能舒服、能服这领导吗? 换个领导,对你说:“小李,你去把这件事做了,给你加薪5000元。” 小李屁颠屁颠地回复:“好嘞,领导(大爸)!” 像布政使这样的官职,让陆远当个县城的知县,简直就是一句话的事。 知府也有一定的权力。 陆远心中所想的就是,挑几个得力官员给自己干活,解放自己。 毕竟这对于一个前世坐着地铁上班的他来说,处理公务实在是有点为难他了。 人员管理对陆远来说还是可以的。 陆远在府衙门口找处稍微干净点的地方,掸掸地上的灰尘,便拉着媳妇儿坐了下去。 陆远还从包袱里,拿出两块面饼,一人一块,捏着一口一口有模有样地吃了起来。 旁人看去,这就是一对小夫妻,在这里休憩。 陆远的亲信们则是站在了远处各个街道的路口,有的抱胸张望着,有的无聊踢着脚底下的石头。 侄少爷和侄少奶奶始终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 陆远和苏璃烟所在的距离,以二人的听力可以将大堂内这些官员说话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 大堂内。 五品官员右同知咳嗽了一声说道:“各位同僚,想必你们也听到了风声,这泰宁城的知县升任为我们的上司知府。” “一个小小知县,竟然还能骑到我们头上。”一个中年男子,是个右推官,啐了一口。 这位右推官在众官员当中没有一丝收敛。 苏璃烟眨眨眼,看着陆远说道:“哥~他们在说你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