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作为五千年历史中最稳的太子,绝对不是那种软弱,只会哭鼻子的。 所以,这朱标的死,只有第二种。 就是突发恶疾。 这恶疾整不好就是什么脑淤血之类的急症。 毕竟朱标从生病到死真是太快了。 有那么点儿像是霍去病的死一样,就是突然一下子没了。 这种急症,你说咋救? 就别说在这里了。 你就是在现代,这种病,你都得好好找人看着。 随时准备抢救,还不一定能抢救的过来。 没招,真的是没招。 你说这原本的历史进程改变不了,那之后的呢。 就比如,别来什么建文了。 直接永乐大帝顺位继承。 毕竟,真要说起来,这永乐大帝绝对也是排进历史前五的顶级皇帝。 甚至可以说是前三。 当然,说这种话,肯定有太多人不服气了。 毕竟泱泱中华五千年,出了太多的大帝了。 好像随随便便就能找出来几个能排到永乐大帝前面。 但实际上,真能排到永乐大帝前面的,没几个。 评价一个皇帝绝对不能光靠一项成绩来评判。 毕竟,一个皇帝他必然是多方位的。 毕竟皇帝是影响到整个帝国的。 皇帝必须是要能文能武。 不能光看文或则光看武。 就比如说汉武大帝。 汉武大帝强不强? 当然强。 打出了一个民族,打出了汉民族。 再加上我们可以说是充满了屈辱的近代史,让我们对于这样一位武皇帝充满了崇拜。 说句可能充满争议的话。 因为这些种种,甚至是把汉武拔高了一个不属于他的地位。 汉武前面绝对是英明神武。 绝对是一等一的超级大帝。 但后面呢? 穷兵黩武,十室九空,这些个词就好像是给他创造的一样。 要不是有个好儿子在后面给他擦屁股,西汉基本上就完了。 看一个人,看一个皇帝,不能只看他的高光时刻,要看综合。 这汉武大帝在人生的后二十年,那可以说是比昏君还昏。 最后临死前,靠着一封罪己诏倒是给洗了一下。 可以这么说,如果汉武帝没有后二十年,只看前三十年,那绝对是祖龙第一,他第二。 但问题就是他死的太晚了。 实际上,关于这种情况,历史上出现太多次了。 就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就比如说乾隆,这都是经典死太晚的代表。 当然也有死的恰到好处的,就比如李世民。 李世民后面也开始昏了,但是恰到好处,在要昏不昏的时候死了。 当然,这绕的圈子太大了。 回过头来在看这永乐大帝就会发现,这位永乐大帝简直是皇帝的标杆。 武,这位皇帝行不行? 他可是唯一封狼居胥的皇帝! 特别是,他是自己带兵去打的! 汉武帝也是武皇帝,汉武帝亲自带兵去的漠北吗? 永乐帝可是自己五征漠北! 这皇帝还有比他能打的? 能跟他比的,也就是李世民了。 那治国呢? 他不光能打仗,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没把国家给打垮了。 这是最最重要的。 像是汉武后面,那基本上就是拿着国本,国运出去穷兵黩武。 但是永乐帝呢? 他在的时候是永乐盛世,他也一直打仗,但这国家还是盛世。 万国来朝。 这跟李世民一样。 而还有一点是李世民没有的。 永乐大帝最厉害的是,不光他活着的时候是盛世。 他死了之后,下一朝,还是盛世! 仁宣盛世! 光凭这些,古往今来又有几个皇帝能比的了? 再说文化上的,先不说郑和下西洋。 就说那永乐大典。 这是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 当然,你可以说他是因为旁的,因为别的。 但有一句话叫论迹不论心。 后面乾隆也修书。 那叫修书吗? 把多少中华文明的瑰宝给毁了? 那次修书几乎可以说是要把中华文明给断代了。 参与修书的主编纪晓岚,晚年时沉默寡言。 为什么? 那就是因为作为一个文人,在他手里毁了太多太多瑰宝了。 所以说,下一任皇帝若是永乐大帝。 陆远真是觉得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就算是朱标登基,也不过如此了。 你要非说永乐大帝有哪儿不好的话,那确实有。 那就是他的根儿不好。 可能或许真的是天谴吧,因为是造反得来的天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