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点问题……-《这个演员有大问题》


    第(2/3)页

    总之,飞跃传媒,或者说跳跃影视先冲外面融资来了一笔钱,就算他5KW好了,然后跳跃影视自己再投资1E,对外宣称投资2E甚至3E,目标是10~15E的票房。

    但实际上,这1.5E里,有一大半都是演员的片酬,而这些高片酬的演员又都是飞跃或者合作伙伴旗下的艺人,还是那种抽成很高的流量,这里回流的纯利润也算他5KW。

    然后,一个飞跃自己实际投资5KW,去除片酬后的投入不到1E,对外宣称2E,目标10E票房的电影项目就这么立项了,电影的名字假设叫它《小猪佩奇大战海绵宝宝》。

    与此同时,飞跃又拿出2KW的宣传费用,在拍摄期间就开始不断炒作影片的热度。

    经过一段时间的炒作之后,这个电影项目不说人尽皆知,起码也是家喻户晓。

    这时候,飞跃再成立一个公司,就叫他腾跃金融吧。

    然后这个腾跃金融,以1E的价格,购买了《猪棉大战》50%的票房收益,接着再将其中40%的收益,作为证券或者基金进行发售。

    因为之前的宣传,所以这部分基金很快就销售一空,1E的投资直接转嫁到韭菜们头上,并且手里还有10%的票房收益可以兑现。

    到了这一步,飞跃的本钱就基本收回来了。

    然后等到电影制作完毕,跳跃影视可以去和发行商签订一个保底协议,发行商以《猪棉大战》最终能卖8E票房数据给跳跃分账,之后电影赚多赚少就和跳跃无关了。

    票房分账差不多是在总票房的30%左右,所以跳跃和合作伙伴们分1.2E,腾跃和韭菜们分剩下的1.2E。

    但是韭菜们是分不到钱的,因为明面上票房是亏掉了。

    如果发行商没有签保底协议,而是按照实际票房来分账,那飞跃就可以在一开始猛刷票房,然后利用虚假的票房从股市上赚钱。

    这时候票房看起来很不错,虽然小亏,但是多少能回点血对吧?但分账还是没有韭菜们的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