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五章 成事在天(20)父子相残-《白莲花退散,本妃不好惹》


    第(2/3)页

    清当初率领神机军,于土木堡粉碎了匈奴大军的美梦,还跟顾盼兮一同生擒了右贤王冒顿,让他受尽折辱;后来,时非清和顾盼兮,又在环山县武林大会上,瓦解了匈奴左部、右贤王冒顿私生子阿勒的诡计。换言之,时非清早就将匈奴左部和右部都得罪了个透,匈奴人于时非清,既有私仇,又有国恨,怎么能不将他恨之入骨,费尽心思都想将他碎尸万段?

    纵观时问政过往行径,可以说是劣质斑斑,他跟慈父仁父,是断然不靠边的,想来他对膝下五个亲儿子,也很难说得上是有多么爱护。更何况时非清因为顾盼兮,几次三番顶撞时问政,早就成了让他心烦的眼中钉肉中刺。

    能用一个讨厌的儿子,换大武十年边境安全,和让匈奴屈服的颜面尊严,在时问政看来,肯定是一笔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顾盼兮越想就越觉得真相定然是这么一回事。

    那时非正和时非笃两人是知情人吗?

    顾盼兮彻底陷入了昔日当刑警时那种一心一意推理案发经过的沉浸状态,此时此刻,她对身边所有人事物都充耳不闻了,脑中所思所想,只有那些支离破碎的线索、逻辑还有真相。

    一开始,顾盼兮觉得时非正和时非笃很可能不知情,他们两人只是被时问政利用。

    时非正和时非笃对时非清起了杀心,相信是个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了,时问政如此精明狡猾,没有理由不知道。他这个辣手的父亲,就是利用了自己两个被权欲蒙蔽了双眼的儿子,加害了另一个让他看不顺眼的儿子,达成了他邪恶的目的。

    但顾盼兮转念一想,又觉得这个推断站不住脚。

    原因无他,因为这跟大武匈奴谈和一事相违背。

    试想想,顾盼兮的全部推理,都是建基于时问政密谋,用时非清的命,换大武的颜面和跟匈奴的议和之上的。若果时非正和时非笃两人蒙在鼓里,只是被时问政利用了,要借这次和亲设局杀害时非清,时问政议和的愿望,就会被彻底粉碎了。

    因为时非正和时非笃两人假如被蒙在鼓里,他们刺杀时非清的计划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必然要杀光匈奴人送亲大队灭口,这样才好嫁祸匈奴人杀了时非清,又或者嫁祸时非清杀光了匈奴人,将他们两人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匈奴人就是再恨时非清,也断然不会接受送亲大队被时非笃和时非正全灭这一耻辱的事情。他们一旦获悉此事,跟时问政的关系必然破裂,大武和匈奴本来就水火不相容的状态,将会被进一步激化。

    换言之,时非正和时非笃,必然是知道这件事情的内情的。他们两人跟时问政一起狼狈为奸,三人设局,加害时非清!

    想到这里,顾盼兮才觉得豁然开朗。难怪时非正和时非笃敢推行如此猖狂的计划,原来他们得到了大武最高权威的支持。

    父子相残、手足相残,这是何等人间惨剧?

    顾盼兮只觉得浑身血液倒流,一颗心就像被冻结了一般,再也泵不出一丝血液来。

    要验证这些推断,丝毫不难,顾盼兮只要观察一下眼下土木堡之中的境况,就能一清二楚了。

    想着,顾盼兮就倏地站起身来,从怀中抽出望远镜,咬着牙关,朝土木堡之中看了过去。

    只见土木堡之中,本应该针锋相

    对的匈奴人和狄家军、时非笃麾下死士,双双偃旗息鼓,进入了河水不犯井水的状态,仿佛刚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见状如此,要说这次和亲,大武和匈奴双方没有暗通款曲,谁会相信?

    顾盼兮咬紧了牙关。想来刚刚那些混乱,都是时非笃和匈奴人互有默契之下上演的一场大戏,为的只是做一出障眼法,蒙蔽土木堡中百姓的眼睛。

    根据时非清口述,当时在土木堡中发生的情况,顾盼兮已经猜出了时问政之后要怎么圆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