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成事在天(17)不悔-《白莲花退散,本妃不好惹》


    第(2/3)页

    得地面斑斑点点,让本就狼藉的土木堡,显得更加狰狞。

    江秋白甚至来不及喊叫,身上的力气就迅速地自他四肢百骸抽离。敏锐地察觉到自己就要死去的他,咬着牙关,赫然是要使出身上最后的力量,拖动插在木风扬身上的长剑,将他拖下水为自己垫背。

    木风扬哪里能容江秋白得逞?他强忍着火枪为自己耳窝带来的不适,猛地举起手中大剑,就将江秋白插在自己身上的长剑拦腰斩断。

    身中子弹、长剑被断,彻底无力回天的江秋白,终于失去了挣扎的意愿,颓然倒地。

    起初还能感受到腹部被洞穿的疼痛,但随着失血的增多,再加上光有气出没有气进的状态,江秋白大脑的意识逐渐在减弱,他能够感觉到的,就只剩下阳光洒落自己身上时,那种暖洋洋的感觉了。什么痛什么仇什么恨,江秋白都悉数抛诸脑后。

    看着头顶悠悠蓝天,江秋白忽然有些怅惘。

    他的一生就如同俄狄浦斯的故事,一开始是低开高走——他身世不算出众,但自从入了三重门,成为袁天风青眼有加的高徒之后,人生放眼所及,都是无比光明的前途。

    出众的仪表、不俗的天资、人皆称道的品行。纵观年纪轻、资历浅,但三重门上下,几乎都默认他江秋白会成为袁天风的接班人,日后将会执掌三重门,乃至于成为新任武林盟主,执掌整个大武武林。

    这就是江秋白的人生巅峰。毫无疑问,这也是能让无数人嫉妒若狂的人生境遇。

    只可惜好景不长。过早登上人生巅峰,往往也意味着会提前坠落人生的谷底。

    时非清的出现,对于江秋白来说,是一道怎么都越不过的槛。

    时非清出身显赫,不,光是这么形容,也显得是一种亵渎。说顾盼兮、说狄云溪出身显赫,是没问题的,她们是相府千金、将门后代。但要形容时非清,那只能说他的出身,独一无二。

    确实是独一无二。那可是睥睨天下的天家,出身多么显赫尊贵的人跟他凑在一起,也显得如同草芥。

    本就出身草芥的江秋白,自然更加如此了。

    起初江秋白撞见时非清这个天家皇子的时候,心中立刻生出的,不是自卑,而是一种强烈的斗争心理。他想要通过处处压时非清这个天家皇子一头,借此来证实,自己即便出身草根,也一样不逊色于这个无比尊贵、独一无二的天家皇子。

    恨只恨天公不作美,时非清并非空有出身和皮囊的无用纨绔。

    江秋白要跟时非清比天资,他自负天资出众,看过一次的招数,就能模仿个十足。

    可是时非清的天资跟他相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看过一次的招数,时非清不但就能模仿个十足,甚至还能加上几分自己的心得,将招数灵活地运用起来,让之彻底成为滋长自己实力的养分。

    在天资之上落败,江秋白又试着在其他方面突破,人品名声、行侠仗义、处事态度等等。可是比这些,江秋白区区一个江湖草莽,又怎么可能胜得过时非清这样自幼浸润在深宫里头,小小年纪已经看尽世间炎凉和人情世故的皇子?

    江秋白处处跟时非清较劲,结果是处处落败。他有的,时非清比他更优;他没有的,时非清却有。这种全方位的落败,让一直以来都心高气傲的江秋白,深深地心态失衡。他对时非清的态度,也从原来的斗争心理,扭曲成了嫉妒,甚至深化为怨恨。

    正是这份嫉妒和怨恨,让江秋白走到了今天。若果昔日的他,胸襟广阔一点,处事豁达一点,他或许会因为被时非清一直压着一头,而不能成为江湖之中最为杰出的年轻一辈,但前途必然还是一片光明的。

    只可惜,这世间没有如果可言。江秋白始终还是因为自己的胸襟狭隘,走向了深渊。

    看着头顶的悠悠蓝天,感觉到自己的意识越来越弱,看来踏进鬼门关的那只脚,是再也收不回来了,江秋白禁不住自我拷问了一番:你后悔吗?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你愿意重新来过,走向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吗?或者,你是不是能够跟时非清成为真正的朋友,彼此扶持,而不用走上这样的绝路,背上欺师灭祖、通敌卖国的骂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