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时非笃按下时非道指着时非清的手,喝止了他的呵斥。时非道唯自己这个亲弟弟马首是瞻,被他这么一喝,五大三粗的一个人,竟然还真的就将到了嘴边的一肚子气又憋回去了。 时非笃转身看向时问政,拱了拱手,歉然道:“父皇,儿臣代二哥咆哮朝堂的行径请罪。还请父皇不要责怪二哥。” “哦?看来还是有个人知道,这里是朝堂,不是市井小巷,不能肆意咆哮,更不能胡言乱语。” 时问政这一句话说得云淡风轻,却像千斤大石一般重重地压在了时非清、时非笃等人身上。 “儿臣/臣知罪!” 时非清、时非笃和时非道一同跪地认错,就是狄丹青和高致远也不敢落下。 时问政漫不经心地摆了摆手,冷冷道:“现在才来假惺惺,实在违心。都给朕起来!” 众人知趣,依旧跪地不起,垂着头表示悔过之意。 时问政心里这才稍微舒服一些。要说时非清在朝堂之上屡屡诡辩,最令谁心中不快,那肯定怎么都轮不到时非笃了。要说这朝堂之上,谁最想抓住狄云龙率领狄家军胡作非为的把柄,那定然是这位安坐在龙椅之上的大武之主。 时问政,实在太想,太想借机褫夺狄丹青的兵权了。那种对狄丹青既仰仗,又忌惮的日子,他已经受够。他不愿意再做一个战战兢兢的君王,而要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威震四方的天下共主。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将狄丹青的兵符收回。这次赵王府骚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时问政一直期盼着,时非清也罢,时非笃也罢,能够好好表现一番,做一次孝子,帮助他这个父皇达成心愿。时问政甚至想过,谁能助他收回兵权,他就当即定谁为太子,钦点他做下一个天下共主。 何其宠幸? 何其隆恩? 可是,天不遂人愿。时非清和时非笃,都让时问政失望了。 倘若赵王府骚动真有内情,时非清是占尽揭发狄云龙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可是眼下看来,他却是在极力地维护狄云龙,维护狄丹青的手中兵权。 时非笃虽然展现出了揭发狄云龙的决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