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军权之争(9)-《白莲花退散,本妃不好惹》


    第(2/3)页

    时非笃咬了咬牙关,盯着时非清,两只眼睛一眨都不眨。他很清楚,时非清固然是聪明过人,但却没有这般诡辩的口才,教会他这套说辞,打了自己七寸的人,必定是顾盼兮无疑。

    那个卑鄙狡诈的女子……

    时非笃一想到顾盼兮,先是感到恨。他很清楚,即便今日顾盼兮人不在朝堂之上,但自己还是要跟她的阴影搏斗。这就令时非笃对顾盼兮,又多了一分敬意。

    又恨又敬,日子一久了,蓦地自然又在时非笃心中,滋生出了第三种情感——悔。

    悔不当初。

    时非笃有好几个辗转难眠的深夜,抬头望向天边一轮明月,都不由得暗暗咒骂:为什么当初时问政要为顾盼兮赐婚的时候,自己没有干脆地跳出来,纳了顾盼兮做妾!

    每当时非笃心中泛起这种悔恨的情绪时,他扭过头去,看到睡得如同死猪一般的唐佳卿,心中就不由得无名火起。他拿唐佳卿跟顾盼兮一对比,更觉得判若云泥,偶然会从灵魂深处,生出痛打唐佳卿一顿的邪念。

    这个妒妇!怎么能跟那个卑鄙无耻的女人比!

    实际上,当时面对着时问政的问询,时非笃并不是没有生出过纳顾盼兮为妾的念头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时非笃对于顾盼兮,有一丝一毫的情意。这是断然不可能的。当时的白痴顾盼兮在时非笃眼里,不过是一个有点价值的棋子。

    顾相生前劳苦功高,是大武肱股之臣,他的遗孤顾盼兮,又是白痴。倘若时非笃大度地纳她为妾,照顾她下半生,不但会赚的天下人一声叫好,笼络民心,也会让本来就拥护他的文武百官,仿佛打了定心剂一般更加坚定。

    原因无他。试想想,时非笃连已故的顾相,尚且有恩情如此,何况他们这些还健在的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们一旦这般想,定必会对自己的光辉未来生出更多遐想,从而对时非笃更加死心塌地。

    这就是千金市骨的道理。

    可惜,时非笃未能成事。这倒不是他思来想去之后不情愿,嫌弃顾盼兮是个白痴。

    对于时非笃这样的人来说,除去权势之外,万事万物都是浮云,更何况恋爱、婚姻。

    只要有必要,有利于让自己称王登基,相信就是要时非笃一辈子不再享受鱼水之欢,这个为权力所蒙蔽的沉沦之徒,怕是也不会犹豫片刻,就会干脆点头。

    阻止了时非笃的,乃是唐佳卿。

    对于时非笃想纳顾盼兮为妾的念头,唐佳卿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甚至不惜使出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绝技。不管时非笃怎么苦口婆心地解释自己的盘算,唐佳卿就是不依,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自己不但要做吴王府的正宫,还要做吴王府的唯一。她绝对不能允许有任何人出来跟她争宠。

    时非笃愕然无语,但当其时,他还仰仗唐正德的支持。一边是实实在在的支持,一边是可能得到的名声,这两相权衡一番,要如何选择,实在再清楚不过。由是时非笃只有作罢,这之后,就是时非清为了表达自己的不争信念,主动请缨,迎娶了顾盼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