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匈奴来使-《我是刘病已》


    第(2/3)页

    …………………………………………

    居延的春天,非常秀美!

    积雪消融后,道路坦露了出来。

    阡陌的田野中,人们开始了春耕生产。

    韩增从库房取出来准备好的粟米种子,都已经被分配了下去。

    总计差不多两千石粟米种子,都是在关中里经过十几代繁育,又在这个冬天,被韩增特地加强了抗旱能力的良种。

    而作为代价,韩增将积攒下来的所有的资金,都消耗干净。

    不过成果是喜人的,不仅仅得到了高达两千石的粟米种子!

    但是,到了河西 减产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哪怕减一半产量,平均亩产保守估计也应该可以达到六石,甚至更多。

    比起居延过去,亩产最高不过两石的水平,自是奇迹!

    唯一可惜的是,这些种子,不止要供应居延播种,还得给河湟留一半,另外还得留下些作为幽州育种的储备。

    所以,库房粟种的存储面积,有些限制。

    目前来看,最多不过能在居延和河湟,分别播种十万亩左右。

    好在,韩增还可以播种、栽培苜蓿、胡杨、沙柳、灌木。

    他甚至还在居延的湿地里,找了一种湿地植物——卢苇来培育。

    同时,韩增还命人从黑水、弱水之中,捕捞鲫鱼、鲤鱼,然后放生到居延泽里,以壮大居延泽的鱼群,为将来的鱼牧业奠基——居延泽,延绵数百里,湿地、湖泊、河流相间,只要发展的好,渔业前途,大有可为!

    此外,齐鲁,关中来的商旅,也开始陆续抵达居延、河湟。

    他们带来了,新型农具——包括耧车、镰刀、锄头、铁锹。

    虽然目前运来的农具,特别是曲辕犁,基本上都流向了河湟(那里的贵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有钱,利润高)。

    但韩增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也截胡了大约一百具犁来居延。

    有了这些曲辕犁的加入,居延的春耕生产工作,一下子就有了保障。

    现在,几乎可以确保不会耽误春播的时节了。

    再一次的巡视了居延各塞群的春耕工作后,韩增回到了黑城塞内。

    “西域的大雪,已经消融了吗?”回城后,韩增首先关心的就是西域的天气。

    “回禀主公,郑都护那边暂时还没有相关报告……”韩峰答道:“不过,倒是有长安使者来报,陛下或许有意要迁范将军为幕南都护……”

    “幕南都护?”韩增听着,嘴角一笑:“丞相,终于舍得让范兄动一动了?”

    “这是好事啊!”

    范明友的能力、魄力和格局,都不该被一个护辽将军所局限。

    他应该有更大的舞台。

    只是……

    霍光能做出这个决定,着实让韩增有些意外。

    特别是运作范明友去幕南……

    这个事情本身就值得寻味。

    只是,韩增远离长安,如今更是已经正式得到天子诏书,以尚书令的身份,兼领并州刺史、守居延都尉,授征伐、讨贼、平乱之权。

    在事实上,现在韩增已拥有了和过去贰拾将军一样的权柄。

    他甚至可以自行策划和决定战和——假如他不需要向长安要经费和资源的话,他随时都可以发起战争。

    此外,天子更是直接授权给他,许他在西域与漠北有便宜行事之权。

    可以临机决断,只需要事后向朝堂报告。

    换而言之,他两个多月前的奏疏内请求的事情,全部被批准!

    于是,大权在握的同时,他肩膀上的义务与责任亦越来越大!

    所要处置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河西四郡,甚至河朔、北地、陇西等郡的事务,都要他过目。

    居延、西域、河湟的大小事务,他也要过问,甚至亲自裁决。

    自然就没有什么精力去关注长安的事情了。

    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像现在这样,被动听到来自长安的消息。

    这也让韩增有些庆幸,庆幸他早有预见,在长安留下了人,建起了人脉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