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汉奸李陵-《我是刘病已》


    第(2/3)页

    恒公尊王攘夷之后,基本上历代霸主都得做个样子,举行诸侯盟会,对周刘询表示尊崇,然后做做驱逐夷狄的事情。

    匈奴人,大概率也会如此!

    换而言之……

    轮台在先贤惮眼里,恐怕就不止是一个城市了。

    它已经上升到了正治高度,是其能否顺利即位的关键!

    为了单于宝座,恐怕先贤惮没有什么不敢牺牲的!

    醒悟到这一点,刘询的脸色,刹那间就变了。

    若匈奴人不惜代价,不惜牺牲,拿人命日夜不停的攻击轮台,以轮台的城墙结构,恐怕撑不了多久的!

    毕竟,轮台城只是一个孤悬在外的飞地,一个汉军安插在西域腹地的钉子。

    虽然经营了十余年,但终究只是一个飞地。

    在战略地位上,远不如居延、玉门、阳关,甚至比不上楼兰。

    在过去,轮台是可以放弃的。

    所以,其城墙并没有采用居延城的黄胶土夯土法,更别提像长安、太原这样的砖石结构了。

    它只是一个简单的夯土建筑,用的是版筑法。

    城墙也不算很高,匈奴人只要舍得死人,拿人命来填,死个一两万人,尸体就可以堆磊到一定高度了。

    况且,匈奴也并不是完全不懂攻坚。

    历史上,他们曾多次攻陷汉军要塞。

    而且是经营百余年的要塞!

    雁门、太原、磐石都曾陷落过。

    “立刻去叫尚书令来……”刘询马上就道,话音未落他就改口道:“不,马上派人去通知少府卿,现在立刻派轻骑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昼夜不休,赶往玉门,通知车骑将军,立刻援救轮台!”

    现在整个棋局的关键,就在轮台了。

    轮台的得失,关乎胜负。

    若李广利不马上去救,可能来不及了。

    马上就有着宦官领命而去,刘询却是冷静下来,看着霍光,道:“即使如此,朕恐怕也来不及了……”

    从长安至玉门关,少说也有数千里,过去,军报从玉门传到长安,最快的速度也花了五天。

    一般情况下,这个速度需要八天。

    八天……

    八天后,恐怕就算刘德立刻出发,轮台那边也来不及了。

    而若轮台一失,郑吉的部署,就将成为汉军的一个大坑!

    居延、玉门、阳关,三路大军分成六路并进,任意一路都有可能落入匈奴人的陷阱!

    想到这里,刘询就看着自己面前的霍光,想了良久,终于问道:“卿认为谁可以去河西走一趟?”

    “河西?”霍光摇了摇头,道:“陛下,就算背生双翅,也来不及啊!”

    “况且,如今大战当前,臣认为贸然派将进入河西,恐引军心动摇……”

    刘询听着,笑了一声,心中对霍光的这个回答无比满意。

    因为,他其实只是在测试霍光而已。

    他岂能想不到河西路远,除非神仙,不然根本无法及时赶到!

    而且,河西大军素来在李广利控制下,各部的校尉、都尉,基本都和李广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若贸然空降一个带着斧钺的大将过去,恐怕仗还没打,汉军内部已然乱成了一锅粥!

    到时候,别说打赢匈奴了,自己不崩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卿有什么好的意见吗?”刘询问道。

    “臣愚以为,若轮台提前陷落,河西军就该立刻撤兵!”霍光恭身说道:“慈不掌兵,壁虎尚且知道断尾求生,何况人乎?”

    “嗯……”刘询沉思片刻,然后坚定的摇了摇头,道:“卿所言虽然不错,然则……”

    “若匈奴夺我轮台,而朕与朝堂,坐视轮台军民为匈奴所戮……”天子正色的看着霍光,以从未有过的郑重神色道:“朕有何面目,安坐宣室殿上,受天下万国万民尊崇?”

    “自古天子者,敬天保民而已,天子之职,唯在敬天保民!”

    “太宗训曰: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君之所存,唯赖生民!若无万民,天子不如夷狄一酋长也,此魏文侯之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老刘家在别的地方,或许很糟糕。

    譬如小鸡肚肠,譬如天性凉薄,譬如喜欢过河拆桥。

    但在正治上,却一直很清醒,姿态也素来摆的很高。

    历代天子诏书之中,提及次数和频率最多的,就是‘民’,几乎所有诏书,哪怕是任命大臣和册封贵族的诏命里,也能找到叮嘱和训诫其‘安民’‘保民’‘教民’的内容。

    这是因为刘氏的法统,来源于高帝斩白蛇起义和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这是根,经过汉太宗刘恒的巩固、发展以及先帝孝景皇帝的培植,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刘氏统治十三州的依据之一。

    所以,无论如何,哪怕是吃亏,刘氏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招牌。

    就像当初,卫满朝鲜挑衅,当时的天子孝武皇帝立刻勃然大怒,置匈奴于不顾,发动大军灭之。

    也如当年,大宛人自恃远离汉疆,便杀辱汉使。

    于是,贰师大军跨越万里而伐之。

    那些当初自鸣得意的大宛贵族和他们的国王的脑袋,纷纷被自己人割下来,送到了长安。

    何况,还是与死敌世仇匈奴之间的战争?

    退兵?不可能的!

    对天子来说,这个事情,只有

    一个解决方案——加大力度!

    他也只会向都护郑吉下达一个命令——加大力度!

    无论如何,汉家军人的血不能白流!

    不管怎样,匈奴人必须付出代价!

    这就是他——大汉天子,汉太宗孝文皇帝的重重孙子,孝武皇帝的孙子,刘询应该做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