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朝会开始-《我是刘病已》


    第(2/3)页

    剩下的大将军、将军、列侯诸侯王子弟的贺礼,刘询也只需要称谢。

    至于两千石以及郡国的代表,刘询则需要说一声“可!”

    意思就是,朕准许你们送礼。

    只有亲自前来长安朝觐的诸侯王以及郡守一级的贵族大臣需要刘询来说‘谢!!’。

    整个过程,都有着既定的程序和规矩。

    而刘询需要亲自出面接受贺礼的,也不过是两千石以上的臣子。两千石以下所献的大雁、野鸡一类的礼物,自有太常霍禹代收。

    尽管如此,这么一轮程序走下来,就差不多花了大半个时辰。

    此时,天色渐明,太阳从东方升起,照耀整个世界。

    大朝仪正是拉开了序幕。

    刘询首先要做的,就是群臣排座位。

    这是很严肃的事情!

    尤其是今天是刘彻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仪。因此尤为重要——这关系到今年一年甚至往后数年的朝中巨头排行以及地位。

    汉室大朝仪中大臣的座次,基本上就等于这个臣子今后在朝中的地位。

    臣子座次先后,大抵就相当于后世的政治局排名。

    譬如太祖高皇帝第一次大朝仪时,相国萧何先坐。于是汉室确立了丞相第一,御史大夫第二的政治排序。

    而太宗孝文皇帝时,将车骑将军排在丞相与御史大夫之后,由此确定了车骑将军在太尉,大将军空缺时,总统军务的资格。

    孝景皇帝即位,就将内史晁错与郎中令周仁排在前列,这才有了晁错当初鼓噪削藩时的声势,晁错才能拉起那么大的阵势。

    毫不夸张的说,大朝仪的臣子的座次,位置以及天子提及该臣的次数,决定了这个臣子及其代表的势力今后能得到多大的权力。

    刘询目光灼灼,环视群臣,开口道“丞相劳苦功高,赐座御前!”

    黄歇立刻指派小宦官抬着蒲团与案几,恭请丞相霍光坐到距离刘询最近的御阶之下。

    霍光拜谢一声,立刻前往。

    千万别以为在汉室丞相就一定能排第一位。

    太宗孝文皇帝二年,就是在大朝仪上,太宗借着陈平病逝的机会,发动忽然袭击,将丞相周勃的座次给撤掉了,一举击垮元老勋臣势力,实现了大逆转,其后更是立刻以一纸诏书,把周勃赶回封国去种田,彻底掌握了大权。

    丞相即坐,所有人的目光就投射到了御史大夫魏相的身上。

    魏相贵幸,谁都知道,是仰仗的在

    民间的名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