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风起东南《七》-《我是刘病已》


    第(2/3)页

    王吉看了一眼名单,不动声色放到了一边,丙吉府里的热闹,王吉是有耳闻的,王吉只是没有想到,在长安以清廉著称的丙吉,行事会是如此的不顾脸面,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丙吉名单中大部分都是罪大恶极之人,上了迁徙名单,这就意味着之前的过错汉家既往不咎,可让他们拍拍屁股走了,这个黑锅也一定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因为在东南作奸犯科的大多都是儒家士子。

    赵充国将名单送来,就是想看看王吉的选择,是和丙吉同流合污那?还是坚守本心,将这帮贪官污吏,害民之贼一网打尽?都要看王吉自己的选择了。

    这是一道问心之题,王吉知道做人,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做事,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

    你有你做事的准则,他有他看人的标准,如果做什么都要让别人满意,累不累,如果干什么都要让别人说好,苦不苦,人生是自己的,不必活给别人看。

    别人的不理解,不必理会,别人的不满足,不必挂心。

    只要自己问心无愧,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岁月久长,不改其色,王吉不知道而今天下还有多少人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唯先天本心为心,凡俗人心都是后天意识,是意、是识,不为心,故人只有一心、只有一意。

    心无我、无形无相,故本心为德,本心才有力,本心之力即是本源之道,一切皆在道中,一即是一切,滴水入海里是海,本心与本源同心同德,故一动一切皆动,才能厚德载物,心想事成。

    从地到天回归路即是德道在红尘,既是生活又是真修行,既能为人、为官、为商,又能成圣贤,天人合一,故曰:红尘即是道场,生活即是修行,道唯一也。

    想到老师董越的话,王吉现在才明白老师在孝武皇帝时的艰难,明白了老师虽然为两千石重臣,还如此意志消沉。

    读书读到底,也回归了一个简单的根本,修己。

    天下为思维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存在思维,只不过是尘世中的思维罢了。

    一旦这种思维与其他思维碰撞,擦出的火花就是道的感悟,道无处不在。道是世界之基,自然之理,万物之母,就看众生如何悟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每个人的感悟或许有多少不同。

    但这种道,就是修身,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想通这些时,王吉才真正放下,王吉之前一直在顾虑,顾虑犯法者为儒家士子,顾虑着天下舆论将自己骂成酷吏,但是儒门师兄弟们的看法,而今日王吉彻底想明白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