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芒刺在背《二》-《我是刘病已》
第(2/3)页
因为上天似乎曾经给他开了一扇窗,但这扇窗让他自己给关上了。
公元前110年,武帝次子齐王刘闳去世,20年后,公元前91年,大哥刘据又身陷巫蛊之祸,兵败自杀。
眼瞅老爹岁数越来越大,自己本来已经没希望了的人生突然发生了大变数。
前头俩哥哥都熬没了,刘老三变成了刘老大,尤其刘老三这个排行在他刘家是有特殊意义的,刘旦认为剩余兄弟中自己年纪最长,按次序排下来,太子之位置必然归属自己。
他是这么想的,但他爹却一直没照他的剧本走。武帝一直没有再立太子之意。
刘旦能言善辩,广有谋略,喜好招揽游侠武士,名声比较大。
不过从后面他的表现来看,这个“广有谋略”可能是个黑色幽默。他认为自己朝“类父”的方向发展是个好选项,却不知道市场早就调转了需求。
刘旦但凡参透悟明白了武帝的政治动机,他就应该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然后人畜无害的忍着。
表现的越超脱,越无所谓,越随便被摆布,他的皇位继承权有可能才会出现。如果说刘旦的“忍功”能有霍光的20岁水平,那么这个皇位将有一定可能落到他的手里,因为都是执行武帝政治思路,让个成年的窝囊废装门面还是比权臣辅佐少主的风险小的。
自幼并没有被武帝着重培养的他并没有大哥那样的沉稳与得体,凤子龙孙成长起来的大棚环境让他如同温室的花朵,没有受过挫折,从未尝过疾苦,也就注定受不了委屈,扛不住忍耐。世上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得围着你转,你又不是你那梦阳入腹的太阳爹。
公元前88年,武帝病重,坐不住了的刘旦派使者来到长安,向武帝上书,请求宿卫宫廷,以备不虞。刘旦的这封上书,彻底打碎了自己的皇帝梦。
“藩王宿卫宫廷”历朝历代都是要命的罪过,武帝大怒,立斩来使,紧接着又以燕王“藏匿亡命之徒”的罪名,削掉其封国三个县邑,以此给自己这个傻儿子的痴心妄想做出了回答。武帝因此感叹出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地理偏见:“生子应置于齐鲁之地,以感化其礼义;放在燕赵之地,果生争权之心“。俺们家这么哏的地方都让老刘给埋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