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世子爷的地位稳如泰山-《嫡女为后:世子爷太难了》


    第(1/3)页

    李君泽的目光微微一动,他几乎是有些叹息着说道:“我果真是好福气,娶了一位如此聪慧过人的夫人。”顿了顿,他正色道:“这件事我没告诉你,不是想瞒着你的。不过当时我跟父王提过,希望我们两方共同出手,免得他留在上京里太过被动。只是当时父王没有同意,就在婚礼前我才收到消息,皇上要动手了,还好之前我父王做过一些准备,倒也不至于太被动。”

    赵丝言就明白了,当时在婚礼前,他们两人不能见面,这么机密的事,也不好让第三人口中透露,所以他才没有说的。

    赵丝言点了点头:“你谨慎些是对的。”顿了顿,她皱起了眉头:“就是不知道上京那边怎么样了。”

    “你放心好了,父王精明着呢,不会有事的。”李君泽安抚着说道。

    其实翊王本就没有反心,勤勤恳恳的辅佐皇上,可是皇上却对翊王起了戒心,最后逼得他们不得不反。

    赵丝言这才放下心来,笑着道:“这就是所谓的虎父无犬子么?”

    李君泽正色地说道:“我分明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丝言看了他一眼,觉得这人真的是脸皮厚,以前她居然都没看出来。

    李君泽握住了她的手,突然不满地说道:“什么是我父王,那我父王,不是你父王么?”

    赵丝言的脸顿时就红了。

    她吃亏了,因为上辈子并没有嫁人的经验,所以每每被他说的面红耳赤却没有办法。

    有些事情,男子就是比女子有着天然的优势,昨天晚上她就已经知道了。

    赵丝言脸色微红,“你快去处理别的事情吧,江毅的眼睛都要抽筋了。”

    江毅一直在门外给她使眼色,真是不容易。

    李君泽握了握她的手,压低声音道:“那我先送你回城里,总不能一直住在这里。”

    赵丝言点了点头,好在她昨天匆匆过来,也没带多少东西,留下了两个婆子收拾东西,她和李君泽先行回城。

    李君泽陪着赵丝言坐马车,赵丝言掀开车帘,如今的登州城里有着一股肃杀的气氛,街道上的行人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可是百姓们向来是敏锐的,就连说话都有意压低了声音,变得小心翼翼。

    李君泽也望了出去,淡淡地说道:“登州以后也不会太平了。”

    赵丝言听到这话,心里一动。其实登州从来就没有太平过,辽人常年的骚扰,这里征战不断,百姓们都已经习惯了这种动荡。

    可是李君泽说的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他是在说,昨天和文靖廷撕破了脸皮,也代表了翊王府和皇上之间撕破了脸皮,很快双方就要开战了。

    赵丝言没有说话,只默默地握住了他的手。

    很快,他们还有登州的百姓要面对的是来自大旗的战火,他们面对的敌人是自己以前保护的同胞。

    她早就知道这条路不好走,所以从一开始她便让赵亭山远离李君泽,不想被扣上赵亭山的帽子,可是现在……她轻轻地勾起了唇角,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总会一起走下去的。

    李君泽将赵丝言送到了赵家,这个赵家是柳氏和赵亭山后来买的宅子。这宅子早就买了,不过当时忙着赵丝言的婚礼,所以也就没有搬家,在柳家出嫁的。

    昨天晚上柳氏和赵亭山已搬回这里住了,也是为了让赵丝言回娘家方便一些。

    毕竟自己的家里总是不一样的。

    “我晚上再来接你。”李君泽有些愧疚地望着她,“现在的情况,委屈你了。”

    他们的婚礼危机四伏,婚后又没有长辈行礼,李君泽觉得总是亏欠了她。

    他虽然说向来不拘小节,也不觉得应该拘泥旧俗,可是与她有关的事情,他总想按部就班的进行,别人有的也都给她。

    赵丝言笑着道:“什么时候回家也成了委屈了?你去忙吧,有什么事派人来告诉我。”

    李君泽握了握她的手,眼神温柔:“我真是何德何能,能娶得如此贤妻?”

    两人正说着话呢,赵亭山和柳氏便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两人的相握的手,脸色就沉了下来,不悦地哼了一声。

    柳氏瞪了他一眼,人家如今可是夫妻了,便是亲密一些也是正常,而且女儿和女婿感情好,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赵亭山立刻露出了一个笑容,虽然虚情假意的,不过李君泽也满足了。

    李君泽冲着赵亭山和柳氏行了一个晚辈的礼,动作自然,诚心诚意的。

    “岳父,我们一同回军营。”李君泽说着,他看向了柳氏,眼神带着几分感激:“还要辛苦岳母大人照顾言言。”说完,又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柳氏眼中溢满了笑意,做女婿的敬重女儿,她再满意不过了。他可是世子爷呢,身份尊贵,便是不如此,别人也说不出什么。

    “你这是哪里话,照顾我自己的女儿还有什么辛苦的?你们尽管去忙,这里的事都交给我们。”柳氏笑着说道。

    翁婿二人便转身离开。

    赵丝言上前挽住了柳氏的手,母女二人往屋内走。

    柳氏端详着赵丝言的神色,见她眉目舒展,眼神温柔平和,看着便是过的不错。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柳氏心里放了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