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心有灵犀-《嫡女为后:世子爷太难了》


    第(2/3)页

    想到这,赵丝音松了一口气。

    赵丝音走了之后,孙夫人的眼神闪了闪,旋即吩咐她身边的嬷嬷:“让人去盯着少奶奶和赵二小姐,将她们说了什么如实禀报。”

    孙夫人眼神闪过了一抹冷然之色。

    陈婉莹看到赵丝音愣了一下:“你,你怎么来了?”

    做了坏事的人,总是难免心虚的。

    “你怕什么,上次的事情你完成的很好,现在我还有更要紧的事要你去做。”赵丝音缓慢地说道,就连举止都透出了一股故作的怡然自得。

    自从认识文靖廷之后,她便开始有意的让自己的举动看起来更加大方得体。

    陈婉莹皱了皱眉头:“出了上次的事,我公公大发雷霆,现在家里看管森严,我帮不了你了。”

    陈婉莹还以为事发之后,孙富贵就会发现是她搞的鬼,她心惊胆战了两天,结果一切都风平浪静,这才让她放下了心。

    “不做?你现在说不做会不会太晚了一点?上了这条船,想下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表姐,容我提醒你,如果现在让孙家知道,是你害了孙家,他们会怎么对你?现在二叔在翰林镇,可救不了你!”赵丝音冷笑着说道:“你现在唯一的活路,就是好好地效忠文世子,只要文世子事成,你还有孙家才有好日子过!”

    陈婉莹又惊又怒地望着赵丝音,似是从未认识过她一般。

    赵丝音瞥了她一眼:“我是看在咱们好歹姐妹一场的份儿上才帮你的,否则这样的好事,还轮不到你!”顿了顿,她放缓了声音:“表姐,你不要怕,上次我们做的不是也很小心,孙家不是也没发现么?我们这次一劳永逸,就算以后孙家发现了,也不敢拿你如何,你为世子做的事,世子都会记在心里的。”

    一番恩威并施的话,让陈婉莹原本就不坚定的心更加摇摆了起来:“你想让我做什么?”

    赵丝音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纸包。

    “很快,孙家就会再运粮草去翰林镇,我要你将这个东西放进他们的粮食里。”赵丝音缓缓地说道:“每一车,每一袋的粮食里都要有。”

    陈婉莹不用问,也知道那里面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她对上了赵丝音的眼神,心头一阵阵的发颤。

    现在的赵丝音让她觉得非常的陌生,就好像从来没见过她一样。

    她不知道为什么赵丝音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可是现在的赵丝音让她觉得害怕。

    更让她害怕的是,她现在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我,我这如何能做到?”陈婉莹舔了舔嘴唇。

    “你放心,世子自然会派人协助你,只是希望你从中协助一下而已。”赵丝音语气笃定:“这件事一定会万无一失,到那个时候,你就是孙家真正的掌权人,再没有人敢给你脸色看,相反,他们都要来看你的脸色。那些欺辱你的人,都要在你面前伏低做小,表姐就不想看到那一天么?”

    不得不说,两人不愧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赵丝音对陈婉莹也真的是了解了,知道陈婉莹最想要的是什么,便用这个来利诱她。

    陈婉莹表情有些挣扎,过了半响,她伸手握住了赵丝音递过来的东西。

    两人在屋内谈话,谁都没有注意到窗下的丫鬟,见两人再没有别的事说,丫鬟轻手轻脚地离开了。

    李君泽和顾晨风正在营帐内,听到孙家派人传来的消息,顾晨风点了点头,就让人下去了。

    顾晨风望向了李君泽,“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世子爷,如今就等着孙家将粮草送过去了。”

    李君泽点了点头,他微微蹙了蹙眉头:“也不知道翰林镇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我还是尽早回去一趟吧,把这边的消息告诉赵大人,也好让他们配合。”顾晨风说道。

    顾晨风也是不放心赵丝言。

    李君泽点了点头。

    两人正说着话,文靖廷却走了进来。

    “世子爷,我是来请世子爷下令的。”文靖廷说道:“我刚才接到了一个线报,说是大辽人的奸细混入了城内,为了避免奸细将情报带出,世子爷还是先下一道封城令吧。”

    顾晨风的眉头当即便皱了起来,李君泽的神色也不太好,文靖廷此举的目的不言而喻,这是不让人出城去给赵亭山送消息啊!

    顾晨风当即便道:“世子,这怕是会引起百姓的恐慌吧?登州城除非在决战之时,从来没有过封城的例子,如今只凭借一句莫须有的情报,就下令封城,怕是会有损我大旗的威名啊。”

    “难道顾公子是想为了面子,就要将三军将士陷入危险之中么?谁都不知道这奸细掌握了什么线报,如果是非常重要的情报,导致我们战场失利,这个责任顾公子能承担得起么?”文靖廷毫不客气地反问道,顿了顿,他又放缓了声音:“不过也不用多,只需三日,便可以将城内彻查一遍,到时候无论有没有结论,这封城令便可撤销,如何?”

    文靖廷这是根本不给他们的拒绝的理由,他口口声声说是为了登州城,为了百姓安危,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扣下来,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而且他还说只封三日,短短三日,也引不起什么风波,反而会让百姓们觉得朝廷对百姓的重视,李君泽怎么都不能不同意下这道封城令。

    文靖廷想了想,又道:“对了,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封城令对所有人都有效,我便以身作则,带头施行!”顿了顿,他又道:“就算有什么紧急的军情送往上京的,也先停一停,若是皇上怪罪起来,我一力承担!”

    文靖廷都这么做了,李君泽也只好一同行事,不答应都不行,连呈给皇上的军报都可以延后,还有什么不能延后出城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