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公益初战 第三十一章 立检为公 执法为民-《公诉先锋》


    第(2/3)页

    但是,陆斌对张睿明的印象一直不错,作为一名十年的老检察,张睿明的业务能力没得话说,在公诉科历练这么久,这次调整,就是陆斌把他放到民行科副科长的位置上来的,南州省这第一起“公益诉讼”让张睿明来做公益诉讼起诉人,也是陆斌去北京学习前点好的将。

    甚至,在陆斌学校期间,就相关案情也经常和张睿明通电话,让一些讲闲话的人说:张睿明是陆斌直管干部。

    张睿明心里却知道,陆斌是一个大格局的人,所有的出发点都是站在工作的角度上来看,越是说自己是他的嫡系部队,反而对自己不利,这样一个心怀天下的人,眼里更不会容下沙子。

    就这样一边开车一边思考对策,张睿明来到熟悉的津港市检行政大楼,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最高层的检察长办公室。

    深深吸了一口气,轻轻敲了敲门。

    “请进。”陆斌温儒的声音从门里传出来。

    张睿明调整一下面部表情,推开了门。

    陆斌正在里面等着自己,旁边还站在高裕民和严路两位熟面孔。

    张睿明走进去,尽量神情平静的向三位领导打了招呼问好。

    陆斌不算高大,是典型的国字脸,微胖,带着一副黑框眼镜,面容姣好,气质温儒尔雅,不说话时像一个学者或者大学教授,一说话,长期做领导的强势感就迎面而来,官派十足,一看就气质非凡。

    张睿明一进来就十分留意房间内三人的神情变化,高裕民还是同以往一样脸色冰冷,军人气质明显,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表情,严路双手抱胸,神色自若,倒还对着张睿明点头示意。

    陆斌本来在低头写着什么,一见张睿明进来,点了点头说道:“睿明来了啊。”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

    办公室中另外两名副检察长都是老江湖,听到这句亲切的“睿明”两字,对望一眼,心里都有了谱,神情上仍是毫无变化。

    “陆检察长好。”张睿明微笑应答。

    而陆检看不出情绪,朝张睿明说道:“昨天我刚回津港,组织了党委会,听高副检察长汇报,关于津港第四中学的那起“毒跑道”公益诉讼已经调解结案了,这起公益诉讼是全省第一次公益诉讼,是关系今后司法改革方向的大事,你是前期的主办检察官,我想听下你的汇报。”

    在过来的路上,张睿明就预想第一步肯定是汇报案情。这个案子他本就从头跟到尾,熟透于心,这下将整个案件的案情、经过、发展脉络捡紧要的想陆斌做了一次汇报。

    这次汇报用了十分多钟,张睿明嗓音醇厚,业务熟练,把案件的几个关键点都点了出来,从最开始的第一次庭审,受害方的诉求,审判委员会会议上的唇枪舌剑,到如何调查发现城建局的鉴定报告,再到庭审上如何反驳吴楷明的几次进攻,讲的颇为精彩。特别还提到了自己赴廖彩之约,在西江湖的私人山庄中遇到陈志军,自己如何对陈志军慷慨陈词,都讲了出来。讲到这段时,张睿明注意到高裕民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的。

    随着张睿明讲完,陆斌神色没有太多波澜,张睿明心里也在打鼓,今天叫自己过来,看情形,就算排除那张被人构陷的银行卡,就凭自己第一次庭审上的失误,至少还是会给自己一个警告吧。

    陆斌听完张睿明的汇报,停了半响,感慨道:“没有你们前期这么多的工作,陈志军怎么会善罢甘休坐下来好好调解呢,所以我总是说,在检院工作中,政治性要摆在第一位,业务要摆在第二位,你业务扎实,这次做的不错。”

    讲完案情,陆斌接着说道:“我听说,本来陈志军要到省教育厅任办公室主任,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公益诉讼,他的任命文件还是被压了下来,后来换了个教研室主任的位置,也是上级考虑他这个影响问题。”

    高裕民在旁接着说道:“确实是的,算他后面一系列处理还算到尾,这陈志军如果再负隅顽抗,等判决下来,那就不是什么调动的问题,是挨行政处分的事了。”

    见聊到上面的人事调动,三位领导扯开了话题,闲聊了两句这段时间陆斌不在南州时,发生的一些政坛趣事。张睿明好在旁默默听着,也不作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