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祐之乱——梁王叛-《人在大梁,反贼竟是我自己?》


    第(2/3)页

    “你我?不,这里,只有我,没有你。”

    “从我落入玄医局起,就没有你我之分!”李晋大声喊道,不容任何辩驳。

    公孙荧转过身,噙着泪水:“李晋,事已至此,一切尚在我计划之内,准备这么多年,我绝不能前功尽弃。”

    “可是……”

    “这也是我的使命!”

    “告诉我,你真是长公主?”

    “是的。”

    小荧拭了拭腮边停留的泪水,慢慢坐下,带李晋一起,再次回忆起梁王起事之时的情景。

    ——

    十四年前,天祐之乱时。

    北方三镇节度使率兵闯入京城,亲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最后,在皇宫中据守,与藩镇兵死战,但寡不敌众,几乎死伤殆尽。

    正在此时,率兵勤王的各路节度使陆续到达,其中梁王所部汴州军,离开州府最近,率先来到京城。

    梁王率兵,以急龙军为核心,从宫外包剿,三镇节度腹背受敌,不到一个时辰,渐渐败下阵来,梁王坐收渔翁之利,部下将士伤亡不过十之一二。

    就在梁王部下还在宫内四处清缴残余,收编俘虏时,梁王带几名亲信来到天子大殿前,此时昭宗皇帝、皇后嫔妃、内官太监等宫内一百余人,均被三镇节度赶至殿内,大殿墙边堆满薪火油脂,原来三镇节度欲一把火烧了大殿和昭宗众人,取而代之。

    “教人拾去柴垛,莫要伤了圣上。”梁王吩咐道,随即与几人闯入殿内。

    甲胄在身,梁王并未行大礼,只是向昭宗报告了殿外军情:“三镇叛军,死伤殆尽,三节度,均被我杀死,叛乱已定,陛下莫要再慌。”

    昭宗皇帝坐在龙塌之上,面如纸色,本已抱定了必死之心,没想到峰回路转,竟留了活路。但见梁王带人来到殿上,气势汹汹,不知是福是祸,仍是心神不宁。

    在痛斥了一番三镇节度之后,昭宗皇帝怯生生地探问道:“爱卿军力雄厚,急龙军天下无敌,此番平叛有功,天下之幸,朕以何报之啊?”

    昭宗是想试探梁王的野心,毕竟这乱战之中,任谁笑到最后,都可以杀了自己,取而代之,唾手可得的天下,谁又不想呢?

    可偏偏梁王却不这么想,自己抢先一步,攻克三镇藩兵,无非是在其与亲军搏杀疲敝之时,此时,尚在勤王路上的各镇节度兵,零零总总,概有二十万之众,若此时杀了昭宗,自立为皇帝,那各路节度杀进城中,自己也不过是为他人做了个嫁衣,反而落得不忠不孝的千古骂名。

    于是梁王道:“臣,为天下,为陛下,尽职恪责,并不为名为利,臣之兵,也是陛下之兵,只要陛下无事,臣便理应效忠。”

    昭宗再愚钝,也知梁王不是惧怕这徒有其名的天子龙威,一心要赏,想以此稳住梁王,于是几番劝说,许以高官厚禄,颇有平分天下之势。

    梁王假意推脱了这一番后,便提出了自己的三个要求:“陛下非要赏,那臣便取之,其一,请陛下册封臣下为王,所部军将,均论功行赏;其二,臣下所部军士,死伤者众,划亲军余部,归臣所有,补充军力,以抵御叛乱;其三,臣下所部军队,不再离京,今后便留在这京城,护卫天子。”

    昭宗一听,便知梁王何意。其一,要名,列诸节度和百官之上;其二,要兵,更要收编侍卫亲军并取而代之;其三,我不走了,今后就住在你这京城之中。

    这第一第二,都还能接受,可是你手握重兵,却在京中不走,这天下到底是我的天下还是你梁王的天下?这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昭宗不快,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得与梁王商量道:“这前两条,朕可应允,只是京城局促,容不下这么多兵士,朕赏银三万两,爱卿还是回去,修葺殿堂,拓宽城郭,如何?”

    可梁王毫无退让之意:“陛下,臣以为,陛下今日能转危为安,皆臣之功,如今所提要求,也意在保护陛下,朝廷之力,日渐微弱,不得不防。”

    见梁王出言不逊,昭宗怒道:“你与这三镇叛逆,又有何异?”

    梁王见昭宗不驯,也不发怒,朝一旁立着的下属,控鹤营统领杨为忠使了个眼神,杨为忠随即跑去与一校尉耳语一番。
    第(2/3)页